今日上課師尊跟大家討論阿依朵的時候有同學說看不懂,唔 其實我一開始也是這樣@@ 不過堅持到後面就比較懂了XD (其實後面作者就有講得比較明白了)。基本上關於這個問題,之前有看過一本書叫做《如何閱讀一本書 》。在這邊推薦給大家(圖書館有)。 這本書教導我們如何去閱讀一本書或是任何的文字作品(嗯 好 我知道我只是複誦書名而已) 。不過書不在手上 ,我節錄一些印象深刻的重點。基本上這些技巧一樣可以應用到讀paper 上。
作者把文字作品分成兩種,一種是增加你的資訊另外一種就是增加你的理解力。增加資訊的書籍的特色是你閱讀起來毫無困難。但是增加理解力的書則否(剛好 阿依朵對我來說剛好是這種書)。詳細的閱讀步驟請看這篇讀後感。 我稍微整理一下:
1.先大致上翻閱一下,確認這本書是要略讀還是精讀。後者的話請繼續下去。
2.先對作品有概觀,先看書名、序、摘要、隨意翻個兩三章看看….等
3.先不管疑惑重頭到尾看一次
4.深入閱讀,不斷的詢問 “作者這段在說什麼?”(自己換句話說,用自己的話說一遍才是真懂)。
5.找出作品的核心思想 (褪其外衣,只餘骨架),提出疑問
如此一來才能達成主動閱讀的目的。如果是英文論文的話,建議 3.這個步驟 時 先不要查不認識的單字,那會影響閱讀的流暢度。除非除了B動詞其他都看不懂(好啦或是不懂的字比例實在太高)。詳細的步驟的話請參閱上面讀後感的連結或是google 一下。其實三這個步驟頗重要,因為很多時候我們前面不了解是因為我們尚未進入作者設定的情境中。很多語句前面看不懂,但是等到後頭露出相關的訊息的時候就會懂了。 就像是你總不能期待一開始看偵探小說就要知道為什麼吧 !! (雖然也有這種寫法)
取至:http://www.dt.ntust.edu.tw/spatialmediagroup/ (crazylion - 三, 04/29/2009 - 16:15)
分享是幸福的!
2009年4月28日 星期二
2009年4月27日 星期一
2009年4月23日 星期四
ITP good!
The NYU ITP program and MIT's Media Lab are arguably the Harvard and Yale of the interactive world. But MIT's Media Lab has fallen on hard times; even Wired magazine--once the Media Lab's number-one cheerleader-sniped in this month's issue that "once rock stars, the Media Lab crew has become a geezer rock band--Lynyrd Skynyrd with pocket protectors." The Interactive Telecommunications Program, on the other hand, continues to thrive, providing what is unquestionably the most unique educational experience available in interactive design.
http://www.newsweek.com/id/58435/output/print
http://www.newsweek.com/id/58435/output/print
2009年4月22日 星期三
2009年4月21日 星期二
2009年4月14日 星期二
2009年4月8日 星期三
2009年4月7日 星期二
2009年4月2日 星期四
訂閱:
意見 (Atom)